半岛动态

诗画半岛┃偏居一隅洗身心,尽在水天佛国重元寺

2017-05-26 20071 0


    水天佛国重元寺地处风景秀丽的阳澄湖半岛,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湖水,是难得的一方净土。

640.webp.jpg

梵音袅袅、经幢高悬、钟磬和鸣、香烟缭绕,浸润了千年的佛家文化,已经渐渐渗透进了现代人的心中。那么,在古代,遇到寺庙,诗人们都会如何诗兴大发呢?

一起来欣赏——

 

 

《步过县南长桥游南山普宁寺山高处有塔院及小亭缥渺可爱恨不能到》

南宋·陆游

 

偶扶藤杖过南津,野寺长桥发兴新。
暂就清溪照须鬓,不妨翠雾湿衣巾。
山萦细栈疑无路,树落崩崖欲压人。
朝暮有程常猝猝,何因携酒上嶙峋?

 

说实话,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古诗名字了。寺庙和长桥总是为人津津乐道,更何况是这座全国最长的寺院内桥普济桥。行走在长桥上,远眺阳澄湖美景,近处的水草,远处的高楼,都纳入眼底,恍惚之间,宛若隔世。

 640.webp (1).jpg

题破山寺后禅院 
·常建

清晨入古寺, 初日照高林。
曲径通幽处, 禅房花木深。
山光悦鸟性, 潭影空人心。
万籁此俱寂, 惟闻钟磬音。

 

清晨,伴着重元寺的钟声起床,也许还能赶赴一场湖畔日出的盛宴。阳澄湖畔的日出景色,可是摄影师们竞相追逐的美景,来游玩的客人,更不能错过这番景致。

 

 640.webp (2).jpg

夜归鹿门歌

·孟浩然


山寺钟鸣昼已昏,渔梁渡头争渡喧。
人随沙岸向江村,余亦乘舟归鹿门。
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栖隐处。
岩扉松径长寂寥,唯有幽人自来去。

 

重元寺的钟声已经在苏州人的心头回荡了千年,当一天天过成了四季,湖水记载了无数篇章的故事。即便是穿越到如今,诗人一定也情愿把一生都耗在这里,闲来驾一叶扁舟,泛舟湖上,逗逗白鹭,让时光也慢下来。

640.webp (3).jpg 

 

枫桥夜泊

·张继

月落乌啼霜满天,
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,
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
 

就像是赵雷的《成都》唱红了成都一样,唐朝诗人张继的这首《枫桥夜泊》也让寒山寺着实火了,寥寥28字,把一个千年古刹幽静的意境写得栩栩如生,寒山古刹因此名扬天下,成为很多去苏州旅游人的必经之地,而同时期建筑的重元寺,一直以低调著称。

640.webp (4).jpg 

 640.webp (5).jpg

题杭州孤山寺

·张祜

楼台耸碧岑,一径入湖心。

不雨山长润,无云水自阴。

断桥荒藓涩,空院落花深。

犹忆西窗月,钟声在北林。

 

穿过普济桥,抵达水上观音阁,46米典雅观音阁矗立于莲花盛放的阳澄湖中央。与高处深山上的寺院不同,烟波浩渺的阳澄湖与香火气息的重元寺紧密相连,于是,一湾湖水有了长久的陪伴。

 640.webp (6).jpg

640.webp (7).jpg

《百花亭》

 

唐·白居易

朱槛在空虚,凉风八月初。
山形如岘首,江色似桐庐。
佛寺乘船入,人家枕水居。
高亭仍有月,今夜宿何如?

 

在重元寺,游人可以在寺院正门侧边的游船码头,乘上手摇船,观赏重元寺的“十大全国之最”,登上国内最高的水上观音阁,阳澄湖半岛美景、湖光山色一览无余。

 640.webp (8).jpg

《野寺后池寄友》

唐·张籍

佛寺连野水,池幽夏景清。繁木荫芙蕖,时有水禽鸣。
通溪岸暂断,分渚流复萦。伴僧钟磬罢,月来池上明。
友人竟不至,东北见高城。独游自寂寞,况此恨盈盈。

 

听着寺里的钟声,在全国最高最重室内观音像前朝拜,耳边传来诵经的声音,远离浮世的嘈杂,烦恼渐渐驱散,心自然就静下来了。

 640.webp (9).jpg

《我爱秋香》

 

 ·唐寅

我画蓝江水悠悠,
爱晚亭上枫叶愁。
秋月溶溶照佛寺,
香烟袅袅绕经楼。

 

作为苏州人的唐伯虎,是否也曾在这里,虔诚地敬上一炷香,看着香烟袅袅,回旋盘绕,思绪也飞往遥远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