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岛动态

赏味半岛|鲁迅与阳澄湖大闸蟹

2017-06-23 25675 0

阳澄湖历来盛产螃蟹,但为何称为“阳澄湖大闸蟹”却有几个版本。一说宋、元后,阳澄湖螃蟹以筑闸挑灯引诱而捕获者最大,故名“阳澄湖大闸蟹”。

 640.webp.jpg

又说,阳澄湖螃蟹的最简捷的吃法是将“煠蟹”,煠或炸与闸同音,由是“阳澄湖大闸蟹”的称呼流传至今。

 640.webp (1).jpg

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得益于独特的生长环境,阳澄湖平均水深一米五,养螃蟹最合适,湖底肥泥少,大部分都是沙石,所以螃蟹最干净。正是这种独特的生长环境才孕育出了“青背、白肚、黄毛、金爪”的阳澄湖大闸蟹。

 640.webp (2).jpg

对于螃蟹的美味,古人早已追捧已久,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记载,晋朝毕卓有云:“得酒数满百斛船,四时甘味知两头,一手持蟹螯,一手持酒杯,拍浮酒池中,便足了一生!”难怪,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一问世,就受到无数文人雅士的喜爱。

 640.webp (3).jpg

说到吃蟹,就不得不提到鲁迅。作为江浙人士,他对于螃蟹并不陌生。1932年,鲁迅日记中也写到“与三弟及藴茹并食蟹”。

 640.webp (4).jpg

在《论雷峰塔的倒掉》一文中,鲁迅更是将吃蟹的过程写得逸趣横生,每每读到都令人口舌生津,意犹未尽。

 

 

“秋高稻熟时节,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,煮到通红之后,无论取哪一只,揭开背壳来,里面就有黄、有膏;倘是雌的,就有石榴籽一般鲜红的子。先得将这些吃完,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,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,取出,翻转,使黑面朝外,只要不破,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,有头脸,身子,是坐着的,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“蟹和尚”,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……”

 640.webp (6).jpg

鲁迅还特别喜欢阳澄湖大闸蟹,每年大闸蟹上市的时候,他都会让许广平专门去买阳澄湖大闸蟹送给在上海的日本朋友,像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。

 640.webp (5).jpg

当时大闸蟹的做法也比较的简单,一般是隔水蒸熟,用姜末加醋加糖食用。

 

较小的螃蟹会做成“炸蟹”,当做小菜。外壳薄、内壳软、肉质丰满的“六月黄”正是做“炸蟹”的绝佳材料。现在看来,当时下饭佐酒的“炸蟹”,倒是与我们常见的“面拖蟹”颇为类似。

 640.webp (7).jpg

 这里有个消息先透露下,半岛君今年一直在精心出品最半岛最肥美的正宗“阳澄湖大闸蟹”,各位吃货粉丝等着我哦!